从“三岁看小”说儿童运动|婴儿|婴幼儿|新生儿

摘 要

  作者/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主任刘应科 专家简介 刘应科: 医学博士,副主任医师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主任、和医堂主任、名中医工作室主任。 俗话说:

作者/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主任刘应科



专家简介

刘应科: 医学博士,副主任医师,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
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主任、和医堂主任、名中医工作室主任。

俗话说:“三岁看小”,或者说“三岁看大”,这种说法真的是空穴来风吗?无独有偶,现代科学家也发现,在生命的早期,宝宝的生长发育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,尤其是在2周岁以内,宝宝的各个器官已经发育完备,各项生理功能日臻完善,可谓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。

可见,宝宝在此阶段的生长与发育关乎到儿童乃至成人阶段的方方面面,其中运动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。



运动泛指身体活动,这是比较基础的说法、通俗的说法。运动又不完全等同于身体活动,运动有专门的项目,如:体育运动、健身运动等。运动是可以分类的,如:有氧运动、无氧运动、抗阻运动。

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,正所谓“生命在于运动”。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四大健康基石之一。柳叶刀身体活动系列工作组甚至建议将运动列为一项基本的人权。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断的生长发育,具备很强的身体可塑性。

重运动:应该更强调“三岁看运动”

纵观整个儿童的成长,儿童可以分为胎儿期、新生儿期、幼儿期、婴儿期、学龄前期、学龄期、青春期七个期,运动对于儿童每一个期的身体健康都有促进作用.

本文着重想谈一下学龄前期之前(0-6岁)的儿童阶段的运动重要性,希望广大家长、幼儿园老师、儿童保健人员、儿科医生引起重视。



运动对于学龄前期的儿童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,运动与宝宝的骨骼、心肺健康、动作和认知发展、以及社会心理健康等各方面均密切相关,并且也将持续影响着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。

故而,我强调“三岁看小”、更强调“三岁看运动”,因为儿童早期运动能促进宝宝体格和各个器官系统的发育,提高免疫系统功能,特别是促进脑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发育,体现在自我调节能力、适应能力、认知和非认知能力、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情绪和情感的充分发育。

还有,我提倡从儿童早期开始培养身体活动能力,更有利于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,并对将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幸福感、培养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产生积极作用。可见,科学运动、规运动范、充足运动能够看出宝宝的成长环境、健康体魄、行为习惯、心理素质等,无不体现“三岁看小”、“三岁看运动”。



然而,我们广大家长认为宝宝的成长只要吃得饱、穿得暖、睡得稳就可以,至于运不运动不是重点,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。

宝宝在胎儿期中,孕母应适当运动,可以进行适当的胎教,促进宝宝活动;在新生儿期,对婴儿进行抚触,能增强孩子的被动运动,增加新生儿及婴儿的适应能力,促进宝宝的体格及智力生长发育;在婴幼儿期,宝宝在安全的环境下应该多爬、多翻滚、多做游戏,以促进孩子的精细运动,促进神经系统的发展;等到宝宝1周岁后,在能走的情况下,孩子可以多独立行走,多做游戏,以增强平衡能力和体质。

避误区:补习班赶场子,忽视运动埋隐患

有一个很大的误区,或者说是一个很大的“谎言”,那就是“别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。可怜天下父母心,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都是广大家长的期望,于是他们想方设法、不惜重金进行智力开发和才艺培养,小小的年纪就背上了沉重的书包,幼儿园放学后到处“赶场子”培训,甚至都不放过休息的周末,完全忽略了运动。



其实,健康永远比学习重要。大家都知道健康是1,其余的成功因素都是后续添加的0,如果没有这个1,其余都是无效的,可见这些行为是多么的本末倒置、买椟还珠。但是,广大的家长乐此不疲,往往更加注重智育的培养,忽略了德育(行为习惯)、体育(身体活动)的培养,这是不符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,这是偏科行为,反而适得其反,会带来更多不良的后果。



更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,那就是“视频保姆”,随着科技的发展,电视、电脑、手机、平板电脑、游戏机变得越来越普遍,宝宝们也更加容易接触到这些电子产品。广大家长或者为了轻松自己,或者为了所谓的开发孩子的智力等理由,认为多看视频、多玩游戏也是学本领、涨知识,于是宝宝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视频,形成了习惯和爱好,以至于不能离开,否则便大哭大闹收场。

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,那就是宝宝哭着、喊着要看手机,不然就不吃饭、不睡觉、不穿衣,甚至在地上打滚,无耐的家长只能“就范”服输,于是视频时间多了,久坐时间多了,静坐时间多了,这些不良行为习惯,自然减少了运动,甚至导致了肥胖症等。

讲科学:学龄前运动不要少于2小时

远离这些误区后,我们就应该重视运动、践行运动、科学运动、规范运动,为宝宝的健康茁壮成长打好基础,建立好良好的运动行为习惯,确保“三岁看小”的可行性。那么,学龄前期的宝宝应该如何科学运动呢?



首先,要明确该阶段的运动原则,该阶段应该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为核心目标,行走、跑步、跳跃、投掷和踢等基本动作是运动的重要形式,换句话说,只要在户外多活动,多奔奔跑跑就能实现该目标。当然,在此基础上,应该适当结合多种目标、多种环境、多种形式、多种强度下的运动。

其次,要有运动目标意识,并且这个目标要合适,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,要循序渐进的来。还应该结合宝宝的兴趣爱好,尤其应该在家长的看护下进行运动,运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

第三,要知晓适当的运动时间,多国运动指南认为学龄前的儿童每天的累计运动时间应该不少于3小时,其中户外运动不少于2小时。当然这只是最低推荐时间,若能相应加大运动时间、户外时间,宝宝是更加受益的,至少能够减少久坐行为,能够减少看屏幕时间。我推荐,每天屏幕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,应该是越少越好。如此也能保证充足的睡眠,建议保证10-12小时的充足睡眠。

第四,要初步知晓运动的类型和强度,学龄前期的儿童运动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活动、玩耍游戏以及体育运动三种,应鼓励儿童积极玩游戏,全天处于活跃状态。在对不同运动形式进行运动分类的同时,还可按照运动强度进行分类。运动强度可以分为低、中、高三等,一般可以根据宝宝的呼吸频率、心率、耐受度、舒适度进行宏观、粗略的判定。

生命在于运动,宝宝也不例外

重视身体运动,保持运动习惯

才能有益于宝宝的健康成长

快牢记这些建议

我们一起运动起来吧!

#婴儿体重增长有规律吗# #头条健康# #虎妈# #育儿# #身高#

qyangluo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昵称:
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
验证码: